早上查房时,一位年轻妈妈拉着我小声问:“大夫,孩子脸上那点小白印子上个月还只有一粒黄豆大,现在都快赶上五角硬币了,会不会是别人说的白癜风?”看着她手机里连续拍下的照片对比,我可以理解家长的紧张。实际上,在门诊每天都能遇到类似的小朋友,脸上的浅色块把一家人弄得寝食难安,但并非所有颜色变浅的小斑都要给白癜风“背锅”。
在皮肤科圈子里,我们有一套“快速到位”的眼力:先把白斑拿伍德灯照一下,灯下的颜色会“说话”。如果灯光下斑片变成亮亮荧白色,边界像用钢笔描过一样,指甲盖刮一刮又没屑,那多半就得把白癜风放入第一怀疑对象;如果灯下颜色并不亮,表面带点细糠样小皮屑,孩子平时又爱挑食,白色糠疹的可能性就排在前面;还有一种贫血痣,生来就有,按压周围皮肤变红而它不变,像被橡皮擦掉颜色,基本纹丝不动多年也不会突然疯长。
问到为什么“突然变大”,家长往往一摊手:没受伤、没暴晒、也没乱抹东西。其实,在小朋友的世界里,下面这些“隐形开关”常被忽略:一是春夏季紫外线陡增,皮肤被晒后局部免疫细胞起反应,使原本潜伏的色素细胞受损;二是开学前后精神紧张、熬夜写作业,身体里的应激激素乱飙,也可能成为扩散导火索;三是小磕小碰后出现的“同形反应”,哪怕只是摔跤擦破油皮,过一两周白斑就顺着伤口边“晕染”出去。
还有一种让医生最哭笑不得的情况——家长听邻居“偏方好用”就偷偷给孩子抹含补骨脂的泡酒,或者网购成人祛白灵膏,结果刺激性太强,白斑没压下去,反而“烧”得更大圈。所以与其在家猜,不如带齐照片、肉眼对比,让医生用镜头和光线做科学判断。来我们门诊的不少小孩,只要提前干预,面积控制住,后面复色并不困难。
有家长问:是不是越早用“猛药”越好?答案是否定的。儿童皮肤的角质层比成人薄,系统性大剂量药物或强刺激性外用药常带来副作用。我们在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,给小朋友更多采用中药渗透、308准分子激光等安全指数高的组合,过程像做蓝光“手电筒”一样,10分钟不到就结束,回家涂医生开的滋润保湿霜和少量非激素外用药即可。
最后提醒一句,白斑不是洪水猛兽,发现得快、处理得早,孩子完全可以继续笑着在阳光下踢球。如果家长实在腾不出时间来回跑,可以先点进咱们线上平台,把高清照片、病程时长、孩子既往过敏史一股脑发给值班医师,医生会给一份初步的“观察+就诊”方案,比在家瞎猜靠谱一万倍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