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了爸妈以后,孩子额头忽然出现一小片淡淡的“白”,哪怕只有指甲盖大,也会让人整晚睡不踏实。大多数爸爸妈妈把照片放大再放大,越看越像网上说的白癜风,心里就打鼓。其实,在门诊部,本院医生几乎每天都会遇上类似的咨询,十个里有九个最后被证实只是“新生儿暂时性色素减退斑”,俗称奶斑,或者叫“贫血痣”,和真正的白癜风不是一回事。
奶斑往往在出生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冒出来,颜色比周围皮肤浅一到两度,边缘模糊,摸上去没有疙瘩、不掉屑,洗澡时轻搓也不会变红;它最大的特点是“原地踏步”,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明显扩张。把小手按在白斑上,再松开,红色能立刻回来,白斑部分却不见明显发红。贫血痣也是类似道理,它是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造成的颜色差异,跟色素细胞无关,因此不会长成片状。
若白斑属于白癜风早期,颜色会比奶斑更“乳白”,像牛奶洒在皮肤上,边缘起初略模糊,但两三个月后往往出现一条颜色加深的“框”,表面光滑,没有脱屑。用指甲轻刮表面,旁边正常皮肤会发红,白斑本身却不“上红”。冬天受冷、夏天暴晒后,白斑比自己肤色越来越明显,这是它的“活跃信号”。最简单的一个辅助检查是用家里的LED小手电贴近皮肤照一照,如果白斑区域在光线下呈现亮亮乳白色、边界锐利,就要提高警惕。
三个月以内的婴儿真患白癜风的概率其实并不高,但临床上偶尔会见到,一出生就带一处或几处“乳白斑点”,颜色比奶斑更白,边界也更清楚;如果家长发现原有芝麻大的小白点短短几周就长成黄豆大、硬币大,甚至形状像地图,建议尽快就诊。因为从婴儿到儿童期,白癜风进入快速进展期的比例会比成人高,越早干预越能稳住它。
当线上判断拿不准时,爸妈可以带上宝宝日常照片,单向视频问诊,我院值班医生看完可初步给出“继续观察”或“尽快面诊”的建议,减少折腾。
首先,新生儿皮脂腺尚未健全,局部颜色浅一点,是皮肤在“自我调色”,随着日晒和体内激素变化,一到两岁内大多数奶斑会逐渐贴近肤色,甚至完全看不到了;其次,婴儿白癜风即使确诊,面积往往不大,早期外用温和药剂、光疗剂量极低,副作用可以忽略;再者,孩子新陈代谢快,黑素细胞处于旺盛阶段,只要家长保持合理喂养、避免外伤,很多小面积白斑能在儿童期自行复色。
夜里看着娃熟睡的小脸,爸妈的手总想摸摸那块白,其实多数时候,它安安静静待在那里,就像小朋友脸上短暂停留的小“记号”,随着时间慢慢淡下去。真正需要做的,是放平心态、定期记录、必要时让专业医生看一眼,把“瞎担心”变成“精准行动”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