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了多年皮肤科医师,常常被焦急的爸爸妈妈围在诊室问:“孩子这么小,抹什么药膏才放心?”其实,给小朋友选外用药的思路跟成人并不相同,既要稳住白斑,还得顾着娇嫩皮肤。门诊里,我通常把年龄、部位、病程长短先翻个遍,接着才开方子,下面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用日常口语摆一摆。
首先说说大家最耳熟的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,它们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,没有激素的副作用,抹面颈部也能安心些。临床观察下来,3-12岁的孩子每天两次、薄薄一层,连用2-3个月大多能看到小点点色素往回爬。偶有灼热感,用冰箱冷藏三分钟再涂能舒服不少。
听到“激素”两个字,很多妈妈心里咯噔。其实弱中效的外用激素,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、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,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反而能压住急性发展。我给家长算个小技巧:皮损面积小于两个巴掌的,一天一次、连续2-3周后改成隔天一次,随后慢慢拉长间隔,皮肤变薄几率就小得多。停药后别忘了用润肤霜打个底,屏障稳了,复发也慢。
有些孩子在肘窝、膝盖这些厚皮部位,单纯激素觉得力不够,会叠加卡泊三醇软膏这类维生素D3衍生物,早晚交替上场。简单讲,早上涂激素,晚上涂卡泊三醇;等色素岛冒头,再慢慢撤激素,单留维D巩固,很多家长反馈这样“接力棒”式疗法,皮肤更稳当。
药膏不是魔法棒,手法同样关键。孩子好动,涂在手脚常被蹭掉,家长可以趁孩子睡着补点薄层。夏天出汗太多,先用矿泉水喷雾轻拍干,再涂药,避免闷热。若白斑在眼周、口唇周围,一定避开黏膜,用细棉签点一点,省得误入口鼻。任何外用药若出现持续红肿、脱皮,马上停两天,拍张清晰照片发线上给医生问一问,再决定是减量还是换方案。
最后提醒一句:药膏只是工具,睡眠足、心情好、均衡吃饭才是儿童康复的内核。若还有疑惑,点一下对话框,把孩子的皮损照片发过来,咱们线上接着聊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