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里常遇到抱着娃的家长紧张兮兮地掀开孩子衣服:“医生,才2岁,腋下忽然白了一小块,是白癜风吗?”先别慌,婴儿皮肤嫩,颜色异常的原因很多,先听我慢慢理一理。
看见白斑,第一反应往往联想到白癜风,其实这四个字听起来吓人,但诊断标准可没那么简单。对婴幼儿来说,最常见的是花斑癣留下的“汗斑白”,夏天出汗多,真菌悄悄在那儿安家,好转后留下淡淡色素减退。其次,抱娃姿势老摩擦腋下,也会让皮肤受到轻微创伤,出现暂时性比周围浅的颜色。还有一种情况,宝宝体检时刚抽过血,绑弹力带压迫局部后也会出现假性白斑,几天后慢慢恢复。所以光凭肉眼判断,准确度有限,必须借助几个小工具做排查。
伍德灯是皮肤科的“手电筒”,打开后发出特殊波段的紫光,真菌、白癜风、贫血痣等在灯下会呈现不同颜色。婴儿腋下的“可疑物品”在灯下若是淡荧光或不明显边界,往往不像典型白癜风;若边缘呈亮蓝白色且规则,就要提高警惕。整个过程1-2分钟,宝宝只觉得有暖暖的光,没有任何不适。
如果灯检只是怀疑,下一步会用皮肤镜把局部放大20-50倍,看有没有毛囊口色素残留、边缘锯齿状、血管纹路等。对哭闹的幼儿,我们会让家长抱紧孩子,用动画片分散注意力,两分钟就看完了。
仍是拿不准?很简单,用最小号无菌刀片轻轻刮一点皮屑,放到显微镜下找真菌孢子,3分钟就能判断是不是汗斑。0痛感,孩子甚至感觉不到。若结果阴性,再抽一滴指尖血或静脉血一毫升,查微量元素、甲状腺功能、免疫相关指标,看看是不是体内缺铜、缺锌或甲状腺轻微异常导致的色素障碍。全套抽血量比打预防针的量还少,家长不必心疼。
顺带提醒,婴儿白癜风确实罕见,但资料显示约千分之二到三的比例会在两岁前初发,多与遗传、免疫失衡、应激有关。如果结果是白癜风,医生也会先安慰家长:2岁孩子皮损面积小,自身恢复潜力大,早期干预控制远比成人轻松。
第一,无需天天扒开腋下盯着看,焦虑会传染给宝宝。用手机拍“固定角度+自然光”的照片,每两周比一比,如果边缘规则、颜色没继续变浅,大概率会自愈。第二,保持腋下干爽,不换衣服就揉爽身粉的年代已经过去,现在建议选纯棉透气套头衫,流汗后及时擦干。第三,避免频繁搓澡、香皂反复清洗,那会刺激角质层,可能把暂时性色素减退拖成真的炎症后白斑。
有人担心能不能晒太阳、能不能吃发物,其实婴儿新陈代谢快,日常饮食坚持多样均衡即可,无需额外忌口。至于光照,温和日照对皮肤色素恢复有好处,但正午紫外线强烈时段别直晒,戴个小帽子、遮个袖就有了保护。
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,医生会告诉你“先观察”,这时候就把检查的电子报告存好,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比对区域有没有变化。若确认白癜风,也不要慌,目前临床上已有针对婴幼儿的窄谱紫外光、激光、中医定向等方案,均有人群和年龄限制,我们会根据体重、部位、发展快慢做个体化设计,家长配合随访即可。
白斑两个字听着吓人,可在医生眼里,它就是“皮肤的一种颜色请求帮助”。2岁婴儿腋下那一点点白,九成并非白癜风,只要按部就班查完,心里石头就能落地。剩下的交给时间,也交给专业的我们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