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家长在给宝宝拍百日照时突然注意到,小脸靠近下巴的位置冒出了绿豆大小的一抹淡白,放大一看,边缘有点模糊,颜色比周围肤色浅一两度,心里立刻咯噔一下:这会不会是缺维生素?也有人担心是不是网上常说的“白癜风”。其实,三岁左右的娃娃皮肤本来就薄,皮脂腺还没完全发育,干燥、日晒、挑食、肠胃吸收不良都会让局部颜色变浅。大家口中的“白点”大致可以分三类:最常见的是白色糠疹,边缘不齐、手感略粗糙;其次是白癜风,它的边界清楚,颜色像牛奶一样白;还有一种叫无色痣,生出来就有,面积不太会扩。三分靠肉眼,七分靠动态观察,爸妈可以把每天不同光线的照片存在同一个相册,两三周后对比,就能看出颜色有没有继续变浅、面积有没有变大。
维生素好比盖房子的砖和水泥,少了B族、C、D,皮肤的修复速度就慢半拍。孩子一旦挑食,青菜、粗粮吃得少,再加上夏季流汗多、锌元素跟着丢,脸上那块“皮肤干燥+色素暂时减退”就冒出来了。这个阶段的白斑大多边缘软、表面有细小皮屑,看上去像干了的牛奶印,摸起来略粗糙,不红肿也不痒。只要保证每天奶、蛋、肉、蔬果都吃到,短短几周,皮屑会少,颜色也追回来了。
家长在家可以用“三看一摸”:一看颜色,白癜风的白更纯;二看边界,像用铅笔描了一圈;三看汗毛,白斑里贴着的小汗毛也可能变白。摸一摸表面,如果滑溜溜、不掉屑,就要提高警惕。发现符合以上信号,先别在网上乱搜药膏,可以拍清晰原图加上时间水印,带孩子到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让本院医生用伍德灯照一照,能立刻看出有没有隐形白斑,大大减少漏诊。
有些家长会问:“不照灯,等着看会不会自己好行不行?”宝宝白斑如果真的是白癜风,拖延三个月就可能从黄豆大小长到硬币大;可如果是普通白色糠疹,多涂保湿、多吃胡萝卜、多睡午觉,两个来月基本能回色。这里提醒大家,光线强弱、相机滤镜都会影响照片色泽,最好每天上午十点在家阳台同一位置拍,记录同一张脸,这样前后对比最客观。
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夜里磨牙、盗汗、手指脱皮,很可能是缺锌信号,可以抽血查一下微量元素,再把结果连同照片、饮食日记一起带去面诊,医生就能更准确判断白斑类型。有人担心抽血哭闹,其实三岁以上孩子指尖采血就像被蚂蚁咬一口,十秒就好,家长提前准备个小贴纸做奖励,大多数宝宝都能配合。
最后提醒一句,不管白斑是哪一种,宝宝的好心情都是康复加速器。焦虑的父母会把紧张传染给孩子,每天把“白白”挂在嘴边,宝宝抓脸挠痒反而更频繁。把检查、复诊看成一次亲子小旅行,做完就带孩子去荡秋千,维持轻松氛围,黑色素细胞的活力才会更好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