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诊室时,很多患者把袖子一撸就问:“医生,我这块浅色印子是不是白癜风?”其实单靠肉眼很吃亏,本来浅浅的色差,光线一换就看不清了。我们常用的小帮手叫WOOD灯,黑屋子一开灯,打过去后颜色立马跳出来,像给皮肤戴了副透视镜。
原理不复杂,就是一根< strong>长波紫外线灯管,波长定在320到400纳米之间。健康的黑素像海绵一样吸光,而白斑区域色素颗粒少,光线被反射回来,便出现亮蓝白色荧光。临床上最给力的一点是:普通灯觉得是灰印子,WOOD灯下却亮得晃眼,这就提示活动期的白癜风;相反,若肉眼很白但灯下暗淡,可能仅是炎症后色素暂时掉线。
检查体验说舒心也舒心,二十分钟搞定:进屋暗适应两分钟,医生把灯头贴在皮肤三厘米处转一圈,咔嚓拍张对比照。全过程既不疼也不破皮,照完就能回家。唯一要注意的是,24小时内暴晒容易让肤色发花,出门打伞戴帽别偷懒。
有人说:“我网上买的迷你紫光灯也能看吗?”家用灯功率参差,滤光片杂,会出现假阳性,把干性湿疹也照得惨白。再者,灯下情况要配合皮肤镜、微量元素甚至甲状腺功能一起解读,单看一点可能跑偏。前阵子有位小伙子腋下有片白斑,自家灯照着发蓝,慌得不行。到院WOOD灯复查后才发现,其实是汗渍反光,一场乌龙。
拿到报告后,医生会把灯下照片、皮肤镜图、病史、家族史揉在一起评估。若确诊为白癜风,也不要立刻脑补“全身变白”的画面。现在干预办法不少,光疗、外用药、口服方案都能按阶段走,重要的是先稳住活动期,别让白斑“搬家”。
家长最担心辐射,其实灯内紫外剂量比户外太阳低得多,照一次只相当于在阳台晒两分钟。儿童皮肤娇嫩,检查时要闭眼或戴护目罩,以免刺激角膜。治不治,怎么治,交给本院医生综合生长发育来权衡。
若灯下白斑边界模糊,医生可能嘱咐你每周手机自拍留档,三周后复诊再看灯。很多人怕耽误,其实这段时间正好给身体一个自测机会:发展慢,说明可以温和方案;几天就扩大一圈,则建议尽快控制。总之,WOOD灯就像一道初筛关卡,先把“谁是谁”捋顺,后面的路就简单了。
晚上睡前记得卸掉防晒霜,第二天来做灯检更准;若正在涂药膏,提前一晚停用以免干扰荧光。若对检查流程、后续方案还有疑问,不妨点击在线咨询,让线上值班医生再帮你顺着灯影一步步拆解疑虑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