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色彩的变化总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,尤其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宝贝。那天查房时,一位妈妈是满脸慌张地抱着两个月大的娃娃:“医生,他胸前这块白白的很像从网上搜到的白癜风,我们该怎么办?”先把襁褓打开,我仔细看了一眼,不到指甲盖大小的浅色斑,表面摸起来和正常皮肤一样柔软,不脱皮也不凸起,边缘有些模糊。让他自然而然伸伸腿、蹬蹬脚时,白斑处并没有出现发红或脱皮。我告诉家长,这种浅色素的现象在婴儿期很常见,原因五花八门,先弄清“这是谁干的”再谈对策。
出生以后,婴儿从恒温的羊水环境突然来到干燥空气里,黑色素细胞还没学会完全同步工作,某个部位忽然“断电”,就像圣诞树的灯串少了一个灯泡,于是视觉上看就有色差。再加上汗腺、皮脂腺分泌功能还稚嫩,一旦汗液或奶渍微微残留,局部就会出现小于1厘米的淡色“印子”,这种属于生理性色素暂时减退,通常两到三个月内自行补齐。
倘若这块白斑持续不褪,甚至出现明显扩散,那就得把“坏分子”拉出来排查。最常见的有:
临床上,婴儿的确会患上白癜风,但比例远低于成人。多数是遗传因素遇到环境“点火”,比如妈妈孕期感冒发热用药、娃娃出生后接种疫苗反应剧烈、局部反复摩擦或被尿不湿边缘勒出勒痕,都可能成为触发点。只是婴儿用药格外讲究,外用药膏浓度过高、光疗剂量过大都可能让娇嫩皮肤雪上加霜,因此检查步骤比治疗步骤要先做足。
在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,本院医生通常会先让娃娃躺进透明的小观察舱,做无创伤的皮肤镜和伍德灯双检查,一来判断是真性色素缺失还是假性降色,二来排查是否有隐形病灶。检查过程不用打针、不吃药,三五分钟搞定,很多宝宝在妈妈怀里喝口奶就睡着了。若检查结果高度怀疑白癜风,紧接着安排微量元素、甲状腺功能筛查,看看是否存在铜、锌缺乏或甲状腺功能波动,这些“幕后推手”纠正后,白斑回色的成功率会明显提升。
有些妈妈会问:“是不是我不小心吃了什么东西才让宝宝得这个病?”别急于自责,白癜风不是吃一顿辣火锅或一顿海鲜就立刻出现的,它更像多米诺骨牌,先有一长串潜在因素,再由某个小刺激触发。与其懊悔,不如马上行动。在家护理时,保持胸口区域干爽,洗澡用温水别超过38℃,洗完立刻拍干,然后擦纯植物无香的婴儿保湿霜,减少衣物摩擦。外出晒太阳时,给娃穿浅色纯棉连体衣,避免直接暴晒,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。
第一,不要在网上照搬成人偏方,像生姜擦、香油涂、大蒜汁抹等土法,只会让角质层破损。第二,母婴群里热传的各种“消白神药”多半成分不明,婴儿经皮吸收率高,风险随之增高。第三,过度焦虑反复摸色素区,反而刺激皮肤。建议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规律喂养、保证夜间睡眠和记录照片编号上,若有任何疑虑,点一下页面上的“在线咨询”,把照片和资料发过去,线上医师会给出下一步指引。
如果最终确诊为早期白癜风,也不要灰心。现在的干预手段比十年前温和得多:低能量激光照光、低浓度他克莫司软膏点涂、补锌口服溶液等,都通过临床试验验证,对孩子身高、体重、智力发育没有长期影响。整个疗程大约分为评估期、稳定期、复色期、维持期四步,每一步都与医生保持线上沟通,回家就能操作,复诊间隔一到两个月即可。
总结一句话:看到婴儿胸前白斑先别急着对号入座,理性观察、专业筛查、温和护理,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。至于检查方式、干预周期等更细的问题,随时通过线上窗口找医生聊聊,别让焦虑小怪兽在深夜偷袭你的睡眠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